图 | 全国人大代表、金沙集团1862入口董事长 蒋卫平
在碳达峰、碳中和战略背景下,动力电池是公认的下一个产业新赛道,也是今年全国两会热门话题。
在坐拥资源优势和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,四川该如何“百尺竿头、更进一步”、做大做强“锂文章”?又为其他产业带来了哪些启迪?今后,锂电池如何回收利用?就此,川观新闻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、金沙集团1862入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卫平。
绿色开发锂资源,四川有优势、有必要也有可能
川观新闻:我们注意到,今年全国两会您的建议是加快四川锂矿资源绿色开发。但实际上,在锂电池这个领域,四川已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。您提出这个建议和意见,它的出发点是什么?如何绿色开发?
蒋卫平:从宏观来讲,全球锂电池已经在动力和储能上大规模应用,很多国家把锂资源列为战略资源。
从四川来看,省委、省政府把锂电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加以培育。另外,金沙集团1862入口是四川最早进军锂资源开发的企业之一,经历30来年的风雨,我们对行业有一些建议,这也是为四川培育优势产业建言献策。
目前来看,锂产业还是一个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产业。国内锂矿资源分布有三种形态。一种是四川为代表的锂矿,一种是江西的锂云母,另一种是青海西藏为代表的锂盐湖。但锂云母的加工成本和环保配套要求非常高,锂盐湖分布区海拔高、气候酷寒,影响了供货稳定性。
四川省硬岩石锂矿占全国约57%,优势明显。但全省的锂矿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。
至于绿色开发,首先要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障性制度。应该完善矿区矿权开发利用指导性文件,合理有效加快对各类未建、长期停产和到期未申请延续、关停未注销矿业权的延续、清理、销号等工作。
特别是,要优化完善川西北地区产业开发政策,积极引导具备开发条件的企业加快将资源转变为产能,此举将推动锂矿资源的规模化、集约化、绿色化开发利用,有序推进国家级锂资源基地建设。
其次,针对矿区基础设施短板明显并限制了锂资源开发的现实。建议加强道路、水电等生产生活要素保障,提升矿区开发的吸引力和参与度,引入具有更高开采能力和加工能力的企业,高质量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。
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,关键要学会“烧冷灶”
川观新闻:有人说动力电池产业是四川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、发展优势的标杆。这其中,有哪些经验做法和做法可供借鉴参考?
蒋卫平:立足优势,比如说资源优势,或者政策优势。有资源基础或者政策基础,就有了一个产业链完整起步的前提。
其次,还要有足够的耐心。用这个耐心来沉淀、积累形成自己某个领域的优势、能力,进而来支撑整个产业的爆发。
比如,1992年,我们最初进入锂资源领域的时候,没有太多人看好这个行业。
一开始,大家认为锂最多就是“工业味精”,用来提高工业品品位、提高工业生产效率,是个非常小众的产品,并没有看好它后来的发展趋势。但我们通过科学分析和研判产业走向,认为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行业,始终对这个新赛道充满了信心,并且积累和培育了大量的锂资源采选和冶炼、加工先进经验和技术。事实也最终证明了我们选择的正确性。
川观新闻:就是把“冷灶烧热”?
蒋卫平:对。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,从台式机到移动电脑再到电动汽车,锂的储电价值被发现并被大规模开发应用,这里面有技术突破升级的作用。
但这个技术突破升级到产业化,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。我想,其他领域的创新创造和产业培育,都需有这个过程。所以,无需急躁。
废旧锂电池回收,企业理所当然“唱主角”
川观新闻:随着碳达峰、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,锂电池的大规模淘汰、报废与回收也将到来,这个问题如何解决?
蒋卫平:答案肯定是回收处理!
过去,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处理不及时,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,这个教训要深刻吸取。
多年实践与探索已经证明,电池是可以回收处理的。而且,与铅酸电池不一样的是,锂电池是可以再利用的。因为在使用过程中,电池中的锂是没有损耗的,再加工再处理也是没有污染的。
但是,这个回收,应该是有序的、系统的、闭环的。也就说,要构建一个涵盖矿山开发、基础锂产品生产、电池制造和汽车制造等环节企业共同参与的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体系,实现对废旧电池资源利用极大化。
川观新闻:您的意思,回收处理主要由企业来主导?
蒋卫平:是的,企业是变废为宝的关键环节,要唱主角。
但也应该看到,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,还需要国家政策的配套与支持,比如在回收处理资格的审定与认证、回收处理环节的把控上,都需要明确的规章制度。
上游环节是处理锂资源的基础环节,也是锂资源精深加工和深化利用的初始环节。我个人的建议,废旧锂电池处理应该回归产业链的上游的化工生产环节,解决废旧电池怎么回收、怎么处理以及如何变废为宝。
本文原题为《首席V观丨全国人大代表蒋卫平:四川锂资源绿色开发,要在制度和基础设施上“补短板”》
来源:川观新闻 记者:王成栋 付真卿